在推广甲醇汽车和甲醇燃料应用的进程中,政策环境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推广应用工作的根本。本文围绕着甲醇燃料动力燃烧(以内燃机为代表)和热力燃烧(以锅/窑炉为代表),以燃烧技术应用政策符合性、技术先进性和市场总量需求为基点,梳理多年来政府和工业主管部门通过不同渠道、采取不同方式发表的和发布的涉及甲醇燃料应用的文件和政策。
需要说明的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本世纪初的2009年以来,我国对推广甲醇汽车和甲醇燃料应用,应该说政策是明确的,导向也是清晰的。唯独没有如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所给予的政策“组合拳”,特别是“政策红利”。
本文以时间为轴,记录甲醇汽车和甲醇燃料推广应用的相关政策文件,希望能读懂和用好。
2009年,以积累的大量数据、经验和教训为基础,按照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工信部正式启动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
2012年1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经过调查研究、摸底考察、试验验证、方案论证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正式下发《关于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节【2012】42号)文件,开启了我国政府层面工业主管部门组织的甲醇汽车试点工作。
2013年2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文件,意见明确提出:“开展汽油/甲醇双燃料点燃式内燃机、柴油/甲醇双燃料压燃式内燃机的应用试点工作”。
2018年3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在对历时5年的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全面验收后,形成正式总结报告,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
2019年3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节【2019】61号)。至此,我国甲醇汽车历时10年坚实的基础准备工作后,正式进入了全面推广应用阶段。
2020年11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甲醇燃料汽车非常规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HJ1137-2020)标准。该标准的发布实施,为甲醇汽车、甲醇燃料发动机排放认证,以及甲醇汽车整车公告的申报工作打开通道。
2020年12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调整甲醇汽车产品准入相关要求的通知》,标志着甲醇汽车全面市场化提上日程。
自此,我国甲醇汽车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第一个完成政策许可,管理许可、技术许可、公告许可、市场准入许可、使用市场维保许可的科学和真实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2021年10月29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在推广应用新能源,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中提出:因地制宜推动纯电动旅游客船应用,积极探索油电混合、氢燃料、氨燃料、甲醇动力船舶应用。
2021年1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要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优化创新 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培育壮大工业绿色发 展新动能。在“绿色产品和节能环保装备供给工程”中提出,大力发 展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促进甲醇汽车等替代燃料汽车推广。《规划》 明确甲醇汽车作为“绿色产品”,对推广甲醇汽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2年6月24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发布。 该意见第(六)条提出了探索甲醇、氢、氨等新型动力船舶的应用方向。意见第(十二)条提出了提升交通运输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合成燃料等低碳前沿技术攻关的目标。
2022年7月1日,中国船级社(CCS)发布的《船舶应用甲醇/乙醇燃料指南》(2022)正式生效,指南的实施可使预设清洁能源动力有规可循。
2022年9 月 16 日,工信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 2276 号建议的答复中指出:下一步将围绕推广甲醇汽车、支持甲醇汽车产业发展、 探索绿色甲醇汽车新模式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动甲醇经济发展,将加快推广甲醇汽车。回复中还指出:支持晋中市等试点地区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快推广甲醇乘用车、甲醇重卡等商用车。持续支持甲醇 汽车产业发展。推动提升甲醇汽车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更新完善配套标准,健全甲醇汽车全产业链技术能力。探索“绿色甲醇+甲醇汽车”新模式。推动研究双挂车标准。
2022年9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发布“关于维护国际能源安全的声明”。声明提出:强调必须在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能 源基础设施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上,统筹有序推进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大力推动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氢能、储能 等协同发展。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 意义。刚刚发生的“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充分证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们提出的:能源基础设施安全和可靠运行的重要性。
2022年9月17日,在由国家能源局等4部委与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致辞中提出:“积极推动低碳交通、建筑光伏一体化等绿色用能模式发展, 积极探索绿氢、甲醇、氨能等替代化石能源的新方式、新途径”。章建华局长的讲话,从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出了我国将甲醇作为能源和燃料的明确信号。
2022年9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重装〔2022〕131号)文件。文件指出:内河船舶是航行于我 国内河水域以及河海交界区的船舶,主要包括客船、货船、工程船等, 具有运能大、能耗低、成本低等比较优势,是我国船舶工业装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液化天然气(LNG)、电池、 甲醇、氢燃料等绿色动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船舶装备智能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内河船舶绿色智能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形成。甲醇、氢等动力作为优先发展绿色动力技术之一,加快船用甲醇发动机研发,降低甲醛等非常规污染物排放,提升船用甲醇燃料电池功率范围和燃料转化效率,推动甲醇动力技术在货船等应用。完善纯电池动力、甲醇、氢燃料等船舶技术规范,建立电动船舶充(换)电标准体系。
甲醇经济产业的健康发展,首先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离不开明确和清晰的政策导向,离不开相应的政策支持。甲醇汽车和甲醇燃料推广的应用,需要一个如此的政策环境支持和导向。
尽管我国甲醇汽车和甲醇燃料应用已经站在世界前沿,并取得了骄人业绩,尽管我国甲醇经济产业综合发展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对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贡献率更大,尽管对国家能源安全的贡献率更大,尽管对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和增加就业效果更好,但比照电动车获得的政策“红利组合拳”的支持,还是略显稍逊和渺小。如果将减免购置税和豁免限行政策按照科学定义的新能源赋予甲醇汽车,节能减排和实现“双碳”目标,效果更喜人,成效更惊人。
甲醇汽车和甲醇燃料应用,从未享受过任何政策红利,但时至今日,这个产业仍然坚持走了过来,说明这条路具备政策符合性,具备技术先进性,具备市场总量需求的基础,符合中国能源结构和实现“双碳”发展目标的国情,越走越坚实。如果令其发展速度快一点,政策红利出台早一点,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每个人都知道,期待!
来源: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