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承诺将重构中国经济版图。实现“双碳”目标,不仅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还将促进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浙江企业来说,“双碳”既是巨大机遇,也是挑战。面对这场市场巨变,企业该如何布局?近期,涌金君邀请了一批知名浙商登楼,听听他们对这一变化的认识。今天推出浙商“C”视角第二篇,邀请到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登楼畅谈绿色甲醇技术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意义。
碳中和既是重大挑战,更是重要发展机遇。
交通是重要的能源消费领域,上下游产业链长、对人民生活影响大,必须加快“碳中和”步伐,为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做贡献。
目前,各大汽车集团纷纷制定了“碳中和”时间表。吉利控股集团也制定了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参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
从国家能源安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能源转化效率、储存安全性、运输便捷性、环境友好性、资源丰富性等多维度综合评价,电能、低碳液体燃料、氢能等各有利弊。
任何一种单独的能源都不是最有效的碳中和解决方案,必须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综合利用,才能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碳中和目标。
当前国家正在鼓励能源多种形式创新和多元化发展,结合能源安全和汽车产业碳中和目标,谈谈我对绿色甲醇的一些思考。
农田变油田
河南安阳甲醇项目
甲醇是清洁的含氧液体燃料,储运用便捷,资源丰富,用途广泛。绿色甲醇是全球公认的碳中和必由之路。
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存在间歇性、不稳定性,弃风、弃光、弃水、弃潮现象严重。
但是利用这些能源制氢,与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既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的稳定使用问题,又能把不稳定的电转化为稳定的液态甲醇,实现电的稳定存储,以及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有助于减碳脱碳。
此外,我国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制取甲醇的技术已经成熟,鉴于该资源的完全可再生性,若规模化开发利用将对碳中和起到更加显著的贡献。
通过这些技术路线,我国可以把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变成绿色可循环的清洁液态能源,完全可以实现农田既农业生产,又生产能源的目标。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完全可以把农田变成油田,而且是绿色清洁可再生、可持续可循环的油田。
规模化发展前景可期
吉利远程甲醇重卡
科技创新是一切变革的动力。
目前,我国绿色甲醇技术已成熟,正在向规模化发展。其中,全球首套千吨级规模的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已经在兰州成功示范;
山西省赛鼎设计研究院正在建设垃圾、秸秆气化制生物质甲醇装置,预计生产成本与煤制甲醇相当,利用我国每年约7.5亿吨的生物质体量,可制取绿色甲醇超过3亿吨;
吉利于2015年投资的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利用地热发电制氢与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可再生甲醇,年产4000吨;
河南安阳顺成集团通过焦炉尾气中富氢气体与捕集的二氧化碳制取绿色甲醇项目,将于年底投产,年产绿色甲醇11万吨,可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万吨;
山西是全国主要焦炭生产省份,焦化总产能约1.4亿吨,可以制取绿色甲醇约1400万吨,消纳二氧化碳超1200万吨。
绿色甲醇的推广使用对乡村振兴、能源革命、环境保护以及“双碳”战略目标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吉利甲醇汽车在冰岛测试
发展甲醇经济,不仅有利于碳中和,还可以推进能源结构变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交通领域正面临能源安全的挑战。2020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70%,其中交通领域石油消耗在国内石油总消耗占比超70%。因此,我国的能源安全主要是液体能源的安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使用国,甲醇资源丰富,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具备大规模生产供应能力。
根据我国液体能源需求量预测,如果甲醇燃料应用规模达到3.5亿吨以上,可将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降到30%以下,这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甲醇汽车的未来
吉利甲醇乘用车已规模化运行2.7万辆
甲醇汽车在我国发展已经超过40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山西充分利用化工行业副产品甲醇,开创了甲醇作为车用燃料应用的先河。
甲醇经济发展也引发了国家部委关注。2013年起,工信部牵头组织在全国五省市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甲醇汽车的安全性、环保性、可靠性、经济性和适用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2019年,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我国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的应用进入了新发展阶段。
吉利控股集团从能源安全、绿色低碳出发,深耕甲醇燃料汽车16年,形成核心技术专利近200件,开发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在内近20款甲醇燃料车型。在工信部甲醇汽车试点项目中,投入甲醇汽车占试点总数近90%。
截至目前,吉利甲醇乘用车已规模化运行2.7万辆,总运行里程达到80亿公里,最高单车运行里程120万公里。
我今天的发言归纳起来只有一句话,就是把甲醇作为绿色能源的存储载体,既可以利用废弃的电能和二氧化碳生产甲醇,还可以把垃圾、秸秆等生物质变成甲醇。从分子结构上看,甲醇富含氢原子,和氢气相比也更容易存储。因此,甲醇可以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中间体,灵活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来源:浙江日报